家住石家莊市裕華區西京北村的高杰利先生最近更新了自家的電腦,舊電腦放在家里占地方,就賣給了小區拾破爛的。“當初也是幾千塊錢買來的東西,現在只賣了50塊錢。不賣吧,又沒有其他更好的處理辦法。”高杰利對記者說。
與高杰利一樣,現在許多人家淘汰下來的電腦、電視機、電冰箱等家用電器,扔了舍不得,只好賣給街頭小販處理掉。
據了解,我省每年產生電子廢棄物20萬噸左右。記者近日在調查時發現,由于電子垃圾回收拆解市場不規范,大量電子廢棄物經破解、焚燒等簡單處理后,回收其中的貴重金屬,卻將大量有毒有害物質散播到土壤、大氣和地下水,污染隱患在日益增大。
電子垃圾數量逐年增多
走在石家莊市的街頭,經常可以發現廢品回收的小商販在車前掛著牌子或直接吆喝著:“回收舊冰箱、舊彩電、洗衣機、熱水器……”
在友誼大街圖書批發市場附近,不到一站地的距離內有數位持有“高價回收廢舊手機、硒鼓、墨盒”廣告牌的人;在石家莊市太和電子城內記者看到,一排排銷售二手電子產品的商柜,堆積著各種類型的廢舊電腦。一家商柜的主人講道:“回收廢舊電子產品的利潤,不比賣新產品低多少。”
近年來,廢舊電子電器產品的回收,已經成為一個行業。省環保廳相關專家介紹說,我省電子廢棄物大致可分為兩類:一類是所含材料比較簡單、對環境危害較輕的,如電冰箱、洗衣機、空調機等;另一類是所含材料比較復雜,對環境危害比較大的,如電腦、電視機等。電腦元件中含有砷、汞和其他有害物質;手機原材料中含有砷、鎘、鉛以及其他不可分解的有毒物質。一臺電腦含有700多種化學材料,其中一半是對人有害的;一個紐扣電池泄漏后,可以污染60萬升水,相當于1個人一生的飲用量。
電子垃圾簡單處理污染環境
記者在調查中發現,目前對電子垃圾的處理主要有四種方式,一是堆填,電子垃圾中的有毒化學物質會滲入泥土中或釋放于大氣中。二是焚化,電子產品被高溫焚化后,會釋放大量重金屬如鉛、鎘、水銀于空氣及灰燼中。三是循環再用,很多電子垃圾被用過一段時間后又被隨意丟棄造成新的污染。四是循環再造,對環境污染較小,但會對收場的工人造成健康隱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