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. 什么是涌浪電流(Inrush Current)? 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?
答: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在輸入電源送電的瞬間會出現一短暫(1/2~1電源周期,EX:60Hz電源1/120~1/60秒)的大電流(依產品設計約為20~60A,請參考產品規格書),產品開機之后便恢復正常電流輸入,每次都在電源輸入端送電的瞬間才會出現,此為正,F象,并不會造成電源供應器的損壞。但不建議持續對電源供應器開機/關機。另應注意,如果使用多臺電源供應器同時間開機時,有可能會造成系統配電的保護開關跳脫動作,建議多臺電源供應器應間隔逐一開啟,或采用電源產品的遙控功能進行產品開/關機。
21. 何謂PFC?
答:PFC(Power Factor Correction)功率因子矯正,主要為改善電源供應器輸入端有效功率與視在功率的比值。一般不含PFC線路的機型,其輸入端的功率因子只有0.4~0.6,而具有主動式PFC線路則可以達0.95以上,其相關式如下:
視在功率 = 輸入電壓 x 輸入電流(VA)
有效功率 = 輸入電壓 x 輸入電流 x 功率因子(W)
以環保的觀點:電力公司發電廠必須產生大于視在功率的電能,其發電機組才可以穩定供給市場電能需求,而電能的實際使用則是有效功率。如果功率因子為0.5,表示發電機組發出大于2VA電力,才能安全供給電能1W的需求,其能源運作效益差。反之,若功率因子改善為0.95,則電力公司發電機組只要發出大于1.06VA電力,供給電能1W的需求便無問題,能源的運作效益較佳。
22.電源供應器輸出端負極標示-V或COM差異為何?
答:COM (COMMON) 指共地,產品標示依其輸出的屬性說明如下:
單組輸出:正極(+V),負極(-V)
多組輸出(共地):正極(+V1,+V2…),負極(COM)
23.電源供應器型錄上其輸入端有AC輸入或DC輸入,差異為何?
答:因為電源供應器產品設計架構上的不同,于型錄或規格書對于輸入電源具AC或DC輸入有以下三類:
a.85~264VAC;120~370VDC
b.176~264VAC;250~370VDC
c.85~132VAC/176~264VAC by Switch;250~370VDC
產品規格書標示上述a、b項輸入電源范圍時,不論是送交流電或直流電其電源供應器均能正常作。但另需留意部份機型設計上直接電源輸入正極(+)接AC/L,負極(-)接AC/N電源供應器才能開機;部份機型則是正極接AC/N,負極接AC/L才能開機,如果配線錯誤只是不開機,將其反接便能正常工作,而電源供應器不會有其它問題。
產品規格書標示為上述c項,必須將115/230V切換開關切至”230V”位置才能輸入250~370VDC,如果切換開關位置在”115V”而送入250~370VDC則會造成電源供應器的損毀,務必留意。
24. 為何產品規格書標示Input Voltage 88-264Vac,而機器規格貼紙則標示100-240V?
答:使用者看到機器上的標示輸入電壓范圍,其實在安規認證時,便會進行所謂加嚴±10%測試 ( IEC60950加嚴 +6% -10% ),所以電源供應器規格書定義的電壓范圍在使用上是不會有問題;而機器上標示則是滿足安規規范,且確保使用者能正確輸入電源。
25. 具有CE標示的產品,是否裝機于其他系統內,一定能符合EMC要求?
答: 不一定,一般電源供應器安置在系統的位置、線組的安排與系統接地設計等等…均會造成某種程度的影響。 相同的電源供應器,在不同的使用環境或應用往往會有不同的結果。
26. 什么是MTBF?和Life Cycle有何不同?
答:MTBF和Life Cycle均是產品信賴性的重要指針。所謂MTBF(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)平均失效時間為可靠度預估的期望值,指產品在連續工作一段時間后,其可靠度降至36.8%的平均時間。MTBF一般是采用MIL-HDBK-217F標準,以零件計數法預估產品可靠度的期望值(不含風扇),系指該產品在連續使用到達所計數的時間后,仍能正常工作的或然率為36.8%(e-1=0.368)。若產品連續使用所計數MTBF的兩倍時間,其仍能正常工作的或然率則是13.5%(e-2 =0.135)。 而Life Cycle則是單指該產品的電解電容在滿負載條件下之溫升,計算其電解電容壽命的參考值。例如產品SP-750-12 MTBF=769.3K小時,電容C108 Life Cycle=202.2K小時(Ta=45°C)。 |